日期:2021-11-12 點擊數:0
"萬物互聯和無人駕駛是不可阻擋的明天,是一定會實現的。"12月16日,第九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9)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智電互動集團董事長龐義成在開幕論壇上發表致辭時表示。
我們站在今天預判10年后的未來,無論我們怎么去樂觀的估計可能都是保守的。今天對無人駕駛的悲觀,我認為是大可不必的。我們在過去的歷次大會上解釋過、反復強調"萬物互聯如何會成為人類的未來"今天沒有改變這個判斷,就是在未來10年整個人類科技變革最大的主軸就是萬物互聯。無人駕駛只是萬物互聯中的一個比較典型的高強、高頻度的場景而已。汽車變革只是整個萬物互聯變革的一個組成部分。
以現代的價值觀、現代的組織方式把一群具有現代價值觀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以圍繞確定的目標共同去奮斗,這才是能夠穿越時間迷霧核心的力量。
我們知道政策馬上就要退出了,2019年是最后一年,2020年補貼肯定要退出的,補貼退出以后市場的長期增長靠什么?一定要靠創新,靠技術的創新、靠產品的創新、靠組織的創新、靠商業模式的創新。所以,如果沒有創新我們無法走出寒冬。
以下為龐義成開幕致辭全文:
各位親愛的朋友:早上好!
歡迎大家來參加全球汽車新能源大會年度的聚會,本屆大會的主題是"重新定義汽車",副標題叫做"穿越時間的迷霧"。剛才視頻的短片簡單的點了一下題,怎樣理解"穿越時間的迷霧?"我再花10分鐘的時間解釋一下對這個題的理解。
首先,為什么說是迷霧?過去的2018年太令人目眩。我們大家都看到這是一股大浪,2018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大概有十幾個新品牌發布,有二十多款車亮相,有無數個投融資案例、有更多團隊的組合。資本、人才、政策,像炸彈一樣扔到海面里掀起的浪太大,海面的浪花翻騰起來讓很多人對目前的局面看不清楚。
與此同時,2018年的下半年又發生了大家都沒有預想到的情況就是"經濟寒冬"突然降臨,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想,來的非常猛烈和突然。大家都知道從7月份開始中國車市出現了過去30年從來沒有過的同比下降,今年整體車市下降是已成定局了。不光是車市,中國的所有大宗消費都在掉頭向下。所以,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浪花滾滾非常的熱鬧,一方面經濟寒冬突然到來,所以錢就變得非常緊張。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懷疑和批評,尤其是我們的一些新興公司的產品開始交付了。比如說,蔚來、威馬開始交付,用戶批評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因此,有一個聲音慢慢變得越來越大,就是造車新勢力到底靠譜不靠譜?汽車變革的未來寄托在這些人身上靠譜不靠譜?是不是還是得等著像BBA這樣的傳統大公司發力這件事才變得可能?要回答這樣的問題,要靠什么樣的力量來回答?要靠什么樣能支撐我們走到更遠的未來?這就是我要在這里跟大家分享和解釋的命題。
我們認為,第一個是要有正確的信念,什么樣的信念才能是支撐我們走到未來的力量?在這個片子里提到了兩個關鍵詞,就是"萬物互聯"和"無人駕駛"。今年下半年谷歌無人駕駛一位創辦人發表了一個觀點,認為無人駕駛在未來10年完全商業化的難度非常大,而這句話影響非常大。因為他是全球最領先的無人駕駛公司無人駕駛系統創辦人之一,所以他提出這個問題后,幾乎導致國內很多媒體跟風,認為無人駕駛不可能實現。
這樣整個變革的方向似乎就要發生偏移了,我個人認為"萬物互聯"和"無人駕駛"是不可阻擋的明天,是一定會實現的。我們10年前沒有人相信移動手機、智能終端會是今天的這種局面,已經如此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所以,我們站在今天預判10年后的未來,無論我們怎么去樂觀的估計可能都是保守的。所以,今天對無人駕駛的悲觀,我認為是大可不必的。我們在過去的歷次大會上解釋過、反復強調"萬物互聯如何會成為人類的未來"。今天沒有改變這個判斷,就是在未來10年整個人類科技變革最大的主軸就是萬物互聯。無人駕駛只是萬物互聯中的一個比較典型的高強、高頻度的場景而已。汽車變革只是整個萬物互聯變革的一個組成部分。
所以,如果你們問我,我們是需要有信仰"萬物互聯"和"無人駕駛"的這種信念嗎?我覺得我們是的。但是我們之所以能夠相信無人駕駛和萬物互聯是因為我們有更深層次的信仰,這個信仰是:自由、開放、平等和真誠。不是嗎?互聯網帶給我們最大的價值就是去中心化、網絡化、全球化,就是自由開放平等的格局。只有有這樣的信念才能推動這樣的變革,所以我們說信念是最需要強調的一件事,尤其在寒冬之中。
第二個是"人"。什么樣的人?我們這個行業里有千千萬萬的人,有很多人非常優秀。但是很多優秀的人被限制了他們的才干。為什么?很多原因:體制的原因、機制的原因、文化的原因、資金的原因等等等等。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優秀的人沒有和優秀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我這里說的"人"不是一個單個的人,是一群人、是一個團隊。一個有相同價值觀和信念的人組成的團隊,我們認為是推動這場變革第二個重要的力量。
第三個是組織方式。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組織方式,最早的小農經濟、個體戶、現代化的公司等等等有很多組織方式。什么樣的組織方式是最高效的能夠推動人參與并且創造、創新的方式?從過去三年的實踐來看,我們能夠看到以蔚來、小鵬、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型公司組織方式是高效的。但是想象一下,在蔚來汽車之前,中國是否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案例?一個新型品牌從零開始用了四年時間推出了一款產品,這款產品定價40萬,并且在上市本年時間交付一萬臺。過去中國汽車歷史上出現過這樣的案例嗎?沒有。再比如,小鵬汽車發布當天現場有大量用戶排隊去交購車款。過去也非常少見這種案例。以現代的價值觀、現代的組織方式把一群具有現代價值觀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以圍繞確定的目標共同去奮斗,這才是能夠穿越時間迷霧核心的力量,這也是我要在這里重點闡釋的。
我要補充說明一下,為什么說靠價值觀、組織方式、信念把人聚攏起來?聚攏起來是為了什么?為了創新。三年前在廣東的大會上,我們說過,我們看到中國電動車市場飛速的發展,它的推動力主要來自于什么?來自于政策。時間撥到了今年2018年的年底了,今年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已經突破了100萬臺,達到120萬臺非??赡?。120萬臺大概占據了今年整個中國車市5%左右,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了。大家冷靜想一想,截止到現在,市場快速成長的推動力是什么?跟三年前有區別嗎?我說的這120萬臺,區別不大,還是靠政策在推動,目前政策仍然是市場上最大的推動力。我們知道政策馬上就要退出了,2019年是最后一年,2020年補貼肯定要退出的,補貼退出以后市場的長期增長靠什么?一定要靠創新,靠技術的創新、靠產品的創新、靠組織的創新、靠商業模式的創新。所以,如果沒有創新我們無法走出寒冬。
今天早晨吃飯的時候跟于德翔先生交流,于總告訴我,如果說我們現在碰到的是一場寒冬,未來的10年一定還會碰到好幾場寒冬。我非常贊同這樣的觀點。寒冬絕不會只有一場,一年四季不會只來一次,第二年還會再來一次,過幾年還會再來一次??渴裁戳α磕軌虼┰胶??就要靠我們的創新。創新要靠什么?靠剛才講的人和組織。
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過去中國汽車業的朋友們做的所有的工作、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有標桿,無論你做什么產品?做什么渠道?做什么定價、品牌,所有的一切都有外國先進的老師在給我們做標桿。但是到今天標桿消失了,我們面前沒有標桿了。在座的各位已經站在了全球汽車創新的最前沿。這一點都不夸張。
大家看一看,除了特斯拉,在全球的范圍內還有多少家公司可以跟中國的創新公司相提并論?以這么高的速度在往前跑。當我們面前突然消失了標桿,消失了學習榜樣的時候創新又靠什么?過去30年中國的創新主要是靠后來居上、靠后發優勢。說好聽就是吸納全球先進成果,說的不好聽就是我們快速的學習。未來3年、未來10年沒有更多的現成經驗供我們學習了,在這種情況下的創新就變得非常的困難。假如,我們在座的朋友們、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不是擁有新一代價值觀和組織方式的人構成的,那么我們可能就會延用過去幾十年的標準答案的答題方法,有一個問題就照著那個問題去尋找標準答案?,F在沒有標準答案了,答案得靠我們自己一點一點去摸索出來。所以這是未來10年最困難、最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最有魅力的地方。
基于這種原因,我們相信未來的創新公司在中國出現,是證明中國會承擔偉大使命最有力的事實。如果沒有這么多的創新公司出現,也許中國不可能承擔這樣的使命。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創新公司出現,我們相信這其中一定有非常優秀的公司,聚集了優秀的人,秉持著正確的價值觀和信念,并且采取了正確的組織方式來完成高效的創新,來引領這樣的變革。
所以,第一,我還是會堅持我們三年前的觀點,這場變革一定要靠在座的各位、每一個人勇敢的創造,不用去擔心這件事過去沒有人做過,本來就沒有人做,將來的事情都沒有人做過,要靠我們自己勇敢去創造。第二,要做自我的顛覆,過去的認知很可能是不對的,甚至是錯的,那么只有靠勇敢的創造和不斷的自我顛覆,才能完成你和你的組織快速迭代,也才能夠活到10年之后,和在座的各位一起親身見歷這場偉大的變革和它最終的成果。
我希望在今天的這場大會上,大家能夠從在座的嘉賓分享中聽到這樣的力量。我更希望在未來2019年每一個從業者、每一個企業界的朋友,包括媒體界的朋友能夠努力的推動中國的企業勇敢去創造,給他們多一點點包容,多一點點信心。共同來完成創造的過程,共同來走過目前的寒冬,盡管我們知道下一場寒冬還會在未來等著我們。但是我們不會懼怕這樣的寒冬。因為從2010年開始,這場變革已經經過了長時間的折服,2015年以后的發芽和成長是長期準備的結果,期望大家能夠攜手為明天奮斗。謝謝大家!